第一個20年
陳昱翰 / 出生於高雄西子灣 / 目前任職於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不知不覺我與我的大提琴已經一起征戰20年,我都還記得第一次看到我的大提琴的反應:「怎麼那麼大啊!」要不是我爸媽的堅持,我現在可能會是個鋼琴家而不是大提琴家。大提琴家???到底是「大提琴專業演奏家」還是「大提琴藝術家」亦或是「大提琴放在我的家」???
所以要說我是大提琴家我還真不敢當。20年來我對於我最好的夥伴的感覺依職在變,說真的,一開始就只是個副修,漸漸地成為我考取好學校的最佳利器,出社會後變成了我在賺錢的工具,聽起來感覺好像不是很好,但我誠實面對自己並且檢視自己最內心的想法,忽然間我發現其實並不然,多少時刻我透過大提琴把我最深處的情感說出來,儼然大提琴已成為我的最佳代言人。說了那麼多,也就只是大提琴與我的小小世界,人的生命有限,美的價值卻是無限,我已花了二十年在追求這個無底洞,其中的過程可是關關難過關關過,需要的是耐心與毅力與偉大的企圖心(這大家都知道)還有最重要的是「態度」。今天沒想到有這個榮幸可以在這麼棒的月刊發表人的一點點淺見,真是非常的感謝,希望能夠對需要的人有所幫助。
虛心學習
一直以來我在台灣的成績都不錯,自我感覺也非常良好,結果踏入國外的領土時發現比我瘦小一倍的女生拉得比我好,年紀比我小十歲的小孩仔也拉得比我好,只能說錯質感依職圍繞著我,我在台灣好歹是常勝軍中的常勝軍,但依出國我比賽輸了十次才贏一次,當我拿到獎杯的時候我都快哭了(沒那麼感動過)。堧今我知道了自己的程度在哪裡,也知道不斷學習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不要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我記得有一次我在跟一個比我小很多的同學在琴房裡聊天,她突然說妳拉琴給我聽聽看,一般人一定會說:「Thank you! I am fine」但我知道這是一個用錢也買不到的機會,所以我就奮力地拉給他聽,當然,他很臭屁!可是,我也得到了很多的幫助。很多時候我都很羨慕同學說他們的教授有多愛他們多麼幫他們爭取機會等等,說實在的我很守感受過這種感覺,我記得我曾經拉琴給一個老師聽,結果換來的是:「You are not profaessional」。其實會說話的算不錯了,許多老師聽完我拉琴就只給我一個不感興趣的眼神,所以我告訴自己這都是學習的一部分,音樂是很主觀的東西,我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喜好,但我要如何說服別人認同我的音樂表現,我想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創造。式的!不間斷地學習加上不停止的思考。
永不放棄
放棄個念頭每天都會出現,我常常會覺得自己太老(在學習樂器的世界裡面)而心情低落並延伸出許多想法「為什麼不早點出國?」「為什麼我不是富二代?」為什麼為什麼一堆為什麼......然後有一天依位老師跟我說:「你覺得你太老的話,那你就要更努力,比依般人還努力」。勤能補拙以及龜兔賽跑的道理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但就是知而做不到。舉個例子,我曾經在學習階段時作文拿過非常低的分數,但我今天卻可以在月刊侃侃而談,我相信這絕對不是運氣好,而是上天對我努力號的一點肯定。所以,不管環境是如此地遭都不需要放棄,相信大家一定常聽到有人說甚麼大環境不好等等之類的話,一樣的道理,就是越不好就越要努力,任何困難都是一扇門,你只要打開了,就是另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心態
到底拉琴是為了什麼?為了名利地位?為了討好某些評審或是為了展現自己的高超技術?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我覺得從事藝術這門行業需要一個健康的心態,因為藝術是跟人有關的東西,你怎麼說話你怎麼想都會反映在你的作品上,人雖貴為萬物之靈但這精密的腦袋需要很好的控制力,是素的價值觀常讓人們捨棄最原始的初衷,簡單來說,我覺得拉琴就是要用心的唱,以作曲家在譜上設定的故事情節為前提,發展出身為21世紀的現代人的對這些歷史人物的看法,進而融入自己所創造出的小小世界。說穿了這就是一種單純的愛,不為任何好處而付出的愛,也就是大家所歌頌的「愛的真諦」。
今天我說的那麼冠冕堂皇,但我其實也還在努力中。「心態」是最困難的,但也最有趣。
因為
「心態對了」,就會「虛心學習」並且「永不放棄」
摘錄自浣莎2013年09-10月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