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輸在起跑點  只怕到不了終點

文/江彬彬(國語日報文化中心全腦開發課程教師)

現在的父母很怕孩子在學齡前的學習之路上起步太慢,小孩子還沒充分的準備和暖身,就被爸爸媽媽匆匆忙忙的推向各種才藝學習比賽的人生競逐跑道上。暖身不夠,再加上一起跑就盲目衝刺,影響到正常跑步時調節呼吸頻率的配速,揠苗助長的結果,便是讓這些「贏」在起跑點上的小孩,常常無法在日後順利抵達終點。

許多關心孩子教育問題的父母,面對各種五花八門的才藝班廣告與宣傳,常常陷入兩難的境地:選了珠心算怕漏了美術,選了英語又怕小孩荒廢了國語!到頭來卻是人算不如天算,小孩「樣樣學卻沒一樣通」。

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之爭,在教育界是存在已久的爭議。因為有的人主張讓小孩在一開始便如海綿般的大量吸收知識,日後長大再好好找出自己的興趣;也有人認為應該在小孩幼年時開始顯現出某部分特殊才能時便加以培育,例如學小提琴或繪畫。這兩種理論都有其論述的正當性,但是前提必須是:不論學習任何才藝,都要先讓孩子主動產生興趣。

學齡前教育的可貴之處,並不在於孩子從老師身上學到多少「有形」的東西。這些「有形」的東西往往是父母對學齡前教育的錯誤認知來源;例如,上完幾堂小提琴課的五歲小孩,一回到家,就被迫不及待想驗收學習成果的父母,逼迫在親朋好友面前演奏一曲小蜜蜂。這些父母忽略了孩子心中的感受,可能導致孩子對小提琴產生反感。

學齡前教育時期所能學習到的「無形」資產呢?可以用這麼一個公式表示:誘導學習──產生好奇保持興趣──熱心探索──終生學習。

能讓孩子從小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就是學齡前教育最寶貴的資產了。因此,父母替孩子選擇課外學習課程,最好能讓孩子從「做」中學習,讓他們主動培養出對知識的渴望;從孩子日常生活周遭的小問題,透過實際操作及實驗,讓孩子領悟到問題在哪裡,及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技巧。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來培養帶得走的學習能力,等他們長大之後,便可以活到老學到老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rt0302 的頭像
    wrt0302

    Rae's world [music & life]

    wrt03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