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整理,不知道現在合不合用??
~~~~~~~~~~~~~~~~~~~~~~~~~~~~~~
家長Q&A


我很注重與家長的觀念溝通。任何的教學,都是建立在「學生、家長、老師」的三角互動關係上。這樣的關係建立好了,教學自然順利,學習自然有成就。


「請問您讓孩子學琴的目的是什麼?(或是有什麼想法,希望孩子能達到怎樣的境界?)」是我在第一堂課,一定會詢問家長的一句話。對於將學習音樂當興趣的孩子,就讓她接觸不同類型的音樂。若要將音樂當做第二專長的學習者,不免就必須苦練,「一定」要達到專業的要求。而對於大孩子而言,我更會不定時的去喚起「你為什麼要學音樂?」並加強「要學,就要好好學」的概念。


本著對教育的熱忱,深覺無論上什麼課,學習的「態度」與「精神」很重要。我認為「不怕輸在起跑點,只怕到不了終點」。藉由鋼琴來學音樂、藉由學習音樂來培養各種學習的精神與態度,具有包容不同意見的雅量,是筆者教學的理念之一。

 

至今鋼琴教學經驗已15年,邁向16個年頭,公開演出的部分亦所在多有。以下就一些家長常問的問題,做一整理與回覆。


※ 我家沒有鋼琴(或樂器),可以上音樂方面的才藝嗎?


--學習樂器最重要的是多加練習。家裡沒有琴,但有另外的管道可以每天練習,其實也就夠了。

 


※ 我想給孩子學個才藝,但是又不知道他有沒有興趣,只好先試試看,上兩個月,到時候看情況再說。


--這是音樂初學者家長常見的心態。很多家長都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讓孩子來上音樂課,上不到半年就停止了。非持續性的學習,對學習任何事物,都不是好的態度。而音樂的學習是一種才能教育,無論是何種樂器,嘗試性的心態,都無法真正發掘孩子在音樂方面的才能與天賦。

 

※ 為什麼我的孩子,當初和別人一起開始學鋼琴,但是現在的程度,卻差別人這麼多?


--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的疑問。有許多家長認為教學就是一個定型化的模式,學了多久,就應該要有某種程度。雖然不能否認,但在音樂的學習上面,這樣的模式是不太適用的。除了每個人對音樂的敏感度不同之外,最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孩子回家是否勤加練習。學習樂器除了是感性、知性的學習,也是是一種技巧上的學習,尤其是初學者的階段,技巧方面的程度,要靠多加練習來建立。因此,在看到別的孩子學習有成時,也許他回家花了許多時間努力練習呢!

 


※ 我的孩子一定要參加檢定嗎?


--檢定考試是檢驗學習者的學習階段,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參加檢定,優點是讓學習者有成就感,讓教學更具目標性。檢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習者能夠自我檢驗、自我肯定,並沒有任何硬性規定檢定。但若為了檢定考試而學習,不僅學琴像在趕課(檢定考有固定日期),學生也會因為緊張的情緒而失去學習興趣。各家的檢定考試都會定期舉行,筆者建議,習得足夠能力之後,才參加有把握的級數考試,較不會為學生帶來壓力,通過之後也較有成就感。

 


※ 我要參加哪一個機構舉辦的檢定較好?


--目前坊間的檢定考試林林總總,YAMAHA、英國皇家、河合、史坦巴哈、勝利……等等,不勝枚舉。各家舉辦的檢定都有其特別注重的項目,且各有特色,不一定要執著於參加哪一個機構辦的檢定,重要的是要確定學習者,是否有達到對音樂足夠的感受與表達能力。

 


※ 多久考一次檢定考?


--這要視學習者的練習情形與進步情形而定,並無多久參加一次較好的說法。也並非就要從最低的級數一級一級考。學習到了某一階段,選擇有把握的級數來檢定即可。

 


※ 為什麼要用節拍器?


--初學的孩子,對於節奏感的掌握較不明確,拍子也無法持續而穩定的進行,如此一來,所表現出的音樂就無穩定的節奏與速度。節拍器是輔助孩子建立節奏感的工具,建議家長在家中準備一個,練琴時使用節拍器,幫助極大。

 


※ 孩子考試、比賽、上台表演都很緊張,老彈不好怎麼辦?


--有些人是天生的演奏家,在家裡彈得不怎樣,一上台卻棒得不得了。有些人個性比較內向,上台的時候,難免怯場害怕。這樣的問題,有許多教授做為專題演講的題目。筆者亦有一份郭宗愷教授的演講筆記,可以讓家長參考。

 


如何克服演奏怯場
*主講人:東海大學音樂系 郭宗愷教授
*時間:91年3月27日.下午3:30~5:00
*地點:台中師院音教大樓E202室
*上台前緊張的症狀:
一. 生理上: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流手汗.肚子痛.雙手顫抖(甚至全身發抖)------
二. 心理上:腦筋一片空白.怕丟面子.怕錯誤百出------
*「緊張」(stagefright)一定是敵人嗎?
事實上,適度的緊張反而能讓演奏表現變佳,只怕超過緊張的「臨界點」,演奏表現則會急遽失常!
有許多音樂學習者,雖然可以在家中演奏好某種樂器,但只要一上台卻表現失常,並造成嚴重的挫折感,也因為如此,使得許多原本優秀的音樂人才,放棄演奏,甚至放棄音樂的學習;相反地,如能享受演奏的樂趣,享受與聽眾之間的互動,則能讓演奏者得到莫大的滿足與成就感,由此可見,「如何克服演奏怯場」是所有演奏者必須修練的一門學問。
*演奏時應有的心態:
幾乎所有的演奏者都希望自己的演奏是「完美」的,然而,卻少有演奏者曾思考:「我為什麼要演奏?」,這就如同「人生的意義為何?」,是一種價值觀的確認!事實上,演奏的目的無非就是要「把美好的音樂分享給聽眾」,並使聽眾獲益、有所啟發,然而,在演奏前捫心自問:「我為什麼要演奏?」將有助於演奏的進行!
追求「完美演奏」的心,對演奏本身是一大阻礙,其實,聽眾根本不在乎演奏過程中的小瑕疵,而演奏者卻常把「小錯誤」過度放大,常常,演奏者在演奏進行中,心中不自覺地停留在那微乎其微的「小錯誤」上,而更加的錯誤百出,一敗塗地,在台上,切勿「追求完美」!
演奏前與自己的「正確」對話應是:「我是人,我不是機器,我有犯錯的權利!」,上台前及演奏中,只要保持著「盡力而為」的心態即可。
演奏時,必須愛藝術遠勝於愛自己!也就是說,不怕丟臉、不怕失去尊嚴,以「把好東西分享出來」的心態演奏,並且,完完全全地「投入音樂」就safe了!
演奏前常會有許多「負面反應」,例如:緊張、自卑、畏縮--------等等,經過實驗證明,越壓抑負面反應,它就越要吞噬你!要對付它,必須:
一. 接納它!(不可反對,也不可壓抑它!)
二. 疏導它!
Ex:在國外,某位專講「如何克服怯場」的演說者,要求一位「緊張大師」到台前閱讀報紙,剛開始,「緊張大師」在眾人面前根本說不出話,拿著報紙的雙手,也不斷的顫抖,抖得手中的報紙窸窣作響,正當「緊張大師」越來越緊張時,這位演說者走到他的耳邊,小聲的對他說:「盡量抖------」,奇怪的是,不一會兒,顫抖的雙手,漸漸地不抖了,「緊張大師」的情緒也漸漸地穩定下來------
*上台演奏的基本公式:
1.接納自己的負面反應!
2.做音樂!(思考並完全投入音樂!)
*平常練習時應有的心態:
什麼是「練習」?練習就是「反覆的演練」!而練習時必須有的重要觀念是:『任何反覆,一定要有目的』,也就是說,每次練習時,你必須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你要達成的目標又是什麼?無意識、不自覺的反覆演練,效果有限!
平時的練習,必須「要求完美」,在謹慎、正確的控制下練習,Everything will be perfeck!包括「速度」、「力度」、「音色」、「時間」、「持續力」、「專注力」------等等,都須「追求完美」。
練習的原則:做「正確無誤」的練習,要能正確無誤,則必須從「慢速」開始,唯有慢速度的練習,才可能正確!
通常,對於樂曲中的「難句」,需做「超越練習」(over-learning),假設:每做20次的難句練習,可能剛好有一次正確無誤的演奏,千萬不要以為這一次的正確、完美,即代表你在上台時也會有同樣完美的表現,因為,每一次的練習,無論對錯,都會輸入腦中,而錯誤的練習(即使後來練對了!),都將會成為演奏時的不定時炸彈,唯有完美練習次數的增加,錯誤練習次數的減少,才可能成為上台演奏的完美保證。
Ex:在美國,有某位鋼琴演奏家,為了得知自己在某個「難句」練習的次數,他先準備一大籮筐的細小紙球和一個字紙簍放在鋼琴的兩側,每當他練一次那某一段的「難句」,他就撿起一小粒的紙球丟到字紙簍,等他練到自認為完美時,他請朋友們幫他數一數字紙簍裡共有幾個小紙球,答案是------------三十三萬個!
*有關「演奏記憶」:
「演奏記憶」像是「按圖索驥」------在「動作」上、「視覺」上、「聽覺」上的maping,而演奏的記憶可分為:
1.觸覺記憶:動作大量反覆後所形成的「反射動作」,而「快速流暢」的演奏,必先形成「觸覺記憶」.
2.視覺記憶:眼睛與曲譜的大量互動,達到腦中先有曲譜再演奏的境界.
3.聽覺記憶:耳朵須先響起演奏的音樂再演奏.
4.分析性記憶:對於樂曲的深入分析,包括「樂句段落」的分析、「強弱」的分析、「速度」的分析---------等等,形成「分析性記憶」
儘管演奏的執行須靠「觸覺記憶」,但是,它卻很不可靠,因為,一旦觸覺記憶進行時,受
到任何的干擾,都有可能立即終止觸覺記憶,而宣告演奏中斷,所以,光靠大量反覆練習後的「觸
覺記憶」是不夠的,還需配合「視覺記憶」、「聽覺記憶」及「分析性記憶」!
唯有在台下有十全十美的練習,在台上才「有可能」達到完美!
*演奏當中,腦筋一片空白時------
1.喊自己的名字!
2.做音樂!
*上台前克服緊張的妙方:
一.呼吸(調息)法:
1. 吸足氣4拍(自己數拍子)
2. 持氣8拍
3. 吐氣4拍(所有的過程需放鬆)
二.藥物服用:儘管藥物能有效控制上台前的生、心理狀態,但未必要,勿用此法!
三. 捏雙耳邊緣的上、中、下3個點(穴道處)各數下,有助紓解緊張.
*適應舞台 漸進式治療法:
1.自己實際到舞台上走一次.
2.自己實際到舞台上演奏一次.
3.實際到舞台上演奏一次,並用「錄音機」當聽眾.
4.實際到舞台上演奏一次,並請一位好朋友在台下聽.
(繼續加強上台演奏的「強度」直到適應舞台為止)
*舞台想像法:
在演奏前一晚睡覺前,想像演奏時的所有過程、細節,包括演奏前、演奏中、演奏後的自己、聽眾與週遭環境,所有的想像都必須是「正面」、「逼真」的!
*上台前的禁忌及注意事項:
1.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千萬不要飲用.
2.請勿吃「鎮定劑」---情緒雖可穩定,演奏表現也會很「鎮定」!
3.上台前盡量要維持情緒的穩定,勿與人聊天打屁.
4.演奏前一晚,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
5.演奏當天的練習,一定要「看譜」練習.
6.演奏前的練習,一定要和緩、穩定,將所有「能量」及「表現」集中在演奏時!
【紀錄整理:侯政光2002.3.30】
※ 有關練琴的問題
-- 嗯....太多了耶!歡迎私底下問我。
建議閱讀書籍:
穆淑貞 鋼琴問答集-給兒童的家長 /世界文物
童道錦、孫明珠 兒童與鋼琴-寫給小朋友的家長們 /世界文物
曾廣治 兒童音樂問答集-給家長及教師 /世界文物
卓甫見 為鋼琴教學把脈 /大陸書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rt0302 的頭像
    wrt0302

    Rae's world [music & life]

    wrt03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