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160
許皓宜:我不會,這好難…面對孩子容易放棄
作者:諮商心理學博士/許皓宜
許皓宜:我不會,這好難…面對孩子容易放棄
圖片來源:《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
孩子的「不敢」,會表現在很多層面。小小孩的「不敢」,會讓他們不敢嘗試許多「明明無危險性」的人事物;而大一點小孩呢?這些事物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非常陌生,但他們卻很容易退縮。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已經跨越了「不敢嘗試」,到了一種比較偏向「消極」的心理狀態:未戰而先放棄。 要鼓勵這種「容易放棄」的狀態,父母除了要先了解背後的原因,還要幫助孩子建立「成功的想像」。
新學期,欣欣帶回來老師發的一張「才藝通知單」,有韻律、畫畫、黏土、點心、樂高、科學……好多好多才藝活動可以選擇。
「欣欣,你想要學什麼?」媽媽問。
「嗯……我不知道。」欣欣聽了這麼多選擇,很猶豫。
「學跳舞?」媽媽又問。
「嗯……我不會。」欣欣說。
「不會才要學啊!」媽媽說。
「可是我不會。」欣欣又說。
「不然,樂高呢?」媽媽再問。
「嗯……那是什麼?我不會。」欣欣又說。
「就是把很多積木排起來呀!很好玩的。」媽媽鼓勵欣欣。
「我不敢,好難喔!」欣欣低頭說。
看著欣欣好像每一樣都想放棄,媽媽忍不住一直要鼓勵她。於是,好好的才藝班選擇,就這樣變成一場「說服大會」了。
孩子的「不敢」,會表現在很多層面。小小孩的「不敢」,會讓他們不敢嘗試許多「明明無危險性」的人事物;而大一點小孩呢?這些事物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非常陌生,但他們卻很容易退縮。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已經跨越了「不敢嘗試」,到了一種比較偏向「消極」的心理狀態:未戰而先放棄。
要鼓勵這種「容易放棄」的狀態,父母除了要先了解背後的原因,還要幫助孩子建立「成功的想像」。
★孩子可能這樣想
[自主性的挫折:罪惡感與退縮]
心理學上的「肛門期」,發生在孩子大約一歲的階段,孩子此時會透過排泄物的自我控制,來完成「做自己主人」的感受與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凡事都有自己的看法,或者常常喜歡自己做或決定某些事。
例如,有些小男生,在這個時期看到爸爸繫著皮帶,就跟你說他也一定要穿有皮帶的褲子,殊不知這種剛學會「尿尿要說」的階段,繫皮帶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要上廁所時解皮帶不及就可能會尿在褲子上。倘若,這個時候大人的反應是:「你看看,早就叫你不要穿這種褲子了吧!活該。」
孩子的自主性就會受到挫折,他們有自己想法、卻又因這想法而受挫,加上大人的責難,就會開始萌生「我的想法會害人」的罪惡感;這可能讓孩子不再敢有那麼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和作為,也會變得比較容易退縮。做起事來自然綁手綁腳,一旦有挫折感覺「即將降臨」,就先舉手投降了!
[肛門期的自我放棄]
孩子的情緒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發展得更成熟(其實就是情緒變得更複雜、更難解)。大家不妨想想,我們因為語言學習夠了,所以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如何定義「忌妒」、「輸不起」、「做不到」……可是對孩子來說,這通通都是很難被表達、被定義的一種「不舒服感」而已。
既然孩子講不出來,那麼對他們來說,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不要面對這些,所以只要任何情境讓他們感受到危險的存在,他們不如都不要去做,就不會受傷害。這種孩子最典型的狀況是:完全服從於父母幫他們安排的事情、完全仰賴父母親對他們的幫忙。只是,被安排好了、被幫忙多了,其實是孩子一種不敢面對的放棄感。
所以家長們知道嗎?這個時期,孩子們所愛聽的童話故事,就具有幫孩子「整合挫敗感」的功能。
比如說:童話故事「灰姑娘」裡頭,有一對忌妒灰姑娘美貌的後母和壞姐姐,但這些人後來都受到懲罰了-這種故事孩子聽了會很高興,不是因為故事多好聽,而是因為「忌妒感」被打敗了,孩子可以重新回復那個美好的自己。也就是說,當家長們聽到孩子從童話故事裡學到了某些議題,我們還要回過頭來幫助孩子,把這些「虛擬的想像」與「真實的他」做連結,和孩子一起激盪思考,他們遇到這些不舒服情緒時可以怎麼辦?
孩子就不需要總是用「放棄」來加以面對。例如,和孩子討論:壞姊姊會忌妒灰姑娘,孩子知不知道忌妒的感覺是什麼呢?
孩子平常是否也會對某些人產生這種感覺?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孩子都怎麼辦?
★家長可以這樣做
[善用「畢馬龍效應」:引導想像,孩子就成為那個想像]
心理學裡頭有一種「環境療癒」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潛能,只要在滿足內在需要的環境下生長,獲得良好的互動與回應,人們就能充分運用內在的資源、朝向自我實現。
就像那埋在土裡的種子,只要給予適當的養分和空氣,它的根會往土裡紮得越深,而它的莖和葉子則是昂頭地朝陽光的方向生長。
我曾經遇過一個朋友,她在拿到博士學位的慶功宴上,說了一句令人跌破眼鏡的話:「我要感謝我的國小老師,因為他小時候說我『撿角』了,我才會努力到今天。」
「撿角」是一句台語,形容「這個人沒有用」的樣子。那麼,為什麼這個朋友要這麼奇怪,感謝有人用這句話罵他呢?
原來,這個朋友是聽不懂台語的。她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因為沒辦法完整地唸出一段課文,一度被判定為學習遲緩;加上各科成績怎麼考都是滿江紅,所有任課老師看到她都搖頭嘆氣,偏偏她連體育、音樂都才藝課程都不太行,於是大家對她的評語就是:「世界上怎麼會這樣頭腦簡單、四肢也不發達的孩子?」
某一次的小考過後,這位朋友照慣例拿了一片慘不忍睹的成績。誰知,導師卻在放學喚她過來,用一口當時不被允許說的台語,微笑且慈愛地對她說了一段話……詳細內容是什麼她已經記不起來了,只依稀記得老師溫柔地撫著她的頭,說:「你真的是撿角啊(台語)……」
這個朋友是個標準的外省人,台語一點都不通,壓根就不懂老師當時在說的話意思是什麼;可是深印在她腦海裡的,是老師當時眼神、表情和語氣,於是她在那個溫柔慈愛的想像中,誤會老師是在誇獎她了-她以為「角」是在形容鑽石,簡直不敢相信老師會用鑽石來形容她!
於是這天大的誤會就陪伴著她的求學時代,她開始發奮唸書、以報師恩,上課時總努力地抄筆記,遇到真的不懂的地方,還硬背下來……就這樣一路讀到開竅、直攻博士,終於成為一顆閃亮亮的明日「鑽石」。
這就是心理學裡頭著名的「畢馬龍效應」-當你想像自己會成為什麼,你就將成為那個樣子。
在這樣的觀點下,我們可以了解:不管孩子過去曾經經歷什麼、不管孩子多麼容易放棄,只要他能重新擁有一段讓他感受到滋養、獲得鼓勵的關係,就有機會在內在充滿快樂的溫暖下,找到自己的未來道路。
‧在實際情境中引導孩子想像,發掘孩子的喜歡。例如:帶孩子去欣賞兒童舞蹈表演(即使只是在公園看大哥哥、大姊姊跳街舞)、看畫展和藝術表演,引導孩子想像,發現孩子的興趣方向。
‧分享父母的挫折故事,讓孩子了解「喜歡的事」不一定要「做得完美」。有些父母會向孩子說一些身心障礙成功人士的故事,但其實對小孩來說,不如說父母的故事來得有共鳴-特別是小孩。因為,當小小孩發現他們心目中如同「神」一般的父母,也會犯錯,就可幫助他們未來面對困難時,能更輕鬆以對。
【這些不能說或做】
*誤用激將法:「這麼容易放棄,就是沒有用。」(加深孩子的挫折感)
用親子關係加以威脅:「你這樣什麼都不敢,真的很不像媽媽的小孩。」(加深孩子的罪惡感)
文章轉載自:《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