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網路文章】大師如是說 - 背譜寶典

文 范姜毅


Josef Hofmann (January 20, 1876 – February 16, 1957)

第一次瀏覽一首新作品時,應該兩手一起使用,因為這對於獲得,至少近似獲得內心的音樂圖像是必要的。假若你已經掌握這首樂曲的大意,分手練習是好的,因為這樣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隻手的彈奏上。

—— 霍夫曼
Josef Hofmann (January 20, 1876 – February 16, 1957)

學習一首作品有四種方法:

(1)在鋼琴上看譜;

(2)離開鋼琴看譜;

(3)在鋼琴上不看譜;

(4)離開鋼琴不看譜;

第二與第四是思想上最吃力、最勞累的方法,但它們卻最有利於發展記憶和我們所說的 “見識”,這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才能

——萊謝蒂茨基
Theodor Leschetizky (22 June 1830 – 14 November 1915)

思考,在學習樂曲時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樣的學習方法,或者說是背譜,是從腦到手,千萬不要反過來從手到腦。我很強調背譜,因為這是使自己永遠掌握一首樂曲最好的方法。

——萊謝蒂茨基
Theodor Leschetizky (22 June 1830 – 14 November 1915)

要使自己熟練地常握一首樂曲,為了不養成錯誤指法的習慣只需通讀(彈)一次;再根據作品的難度著手一小節,兩小節,或最多每次一句,分析其和聲、並確定指法和踏板。然後,很仔細的反覆讀你正在練習的小節,直至這些音符很清楚的記在你的頭腦裡,再唱或默讀幾遍;接著背奏這些小節或樂句;但是速度不要比默寫這些音更快。如果你忘了某個音,不要用手指在琴鍵上摸,或用耳朵去找,而應該用記憶去把它找回。如果不行,再看樂譜。當你能準確無誤,毫不猶豫地背奏這樂句時,就可進一步用規定的方法去練習。每一次加入新學會的一段,再從頭試看背熟。這是“增加方式的記憶法”。如果第二天把所學會的東西全忘了,不要灰心,還要像以前那樣練。經過幾天的這種練習,就會背得很快,並且所背的東西將永遠成為你自己的。

PS 補充:背譜不單單取決於記憶力的好壞,也取決於背譜的方法。可分句、分手地去分析背譜,即小單位的邊練邊背,而不是整個大段或全曲一遍又一遍反覆無目的地練。反覆練息應將所有感官打開聯合合作:聽覺、視覺與手部肌肉的慣性運作。對於有背譜長障礙的學生建議可先透過幾遍細節練習組成八小節或一個樂句背下,再接下去背之后的樂句;然後再把整個十六小節連起來背練。最後更能活用的將類似樂句段落拿來對比,看其作用不同之處在於哪裡。這樣的背譜方式是比較有效的,也建議要能不在琴上彈奏,而靠看譜來記憶,然後才在琴上背譜練習,這兩種方式都應掌握。

大家還有什麼背譜的獨門撇步嗎?

 

https://www.facebook.com/PianistFanChiang/photos/a.392272162610.176711.311726777610/10153152353977611/?type=3&fref=nf&pnref=stor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rt0302 的頭像
    wrt0302

    Rae's world [music & life]

    wrt03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